diy一次隐秘的封号抗议💢 - Sun, Nov 14, 2021
diy一次封号抗议
的隐秘版指南📖
小黄向朋友要来他抱怨b站封号的朋友圈的截图,打印成了小广告一样的贴纸,到Bilibili上海总部建筑群周围贴了一圈。
前言
大约在2020年四月份,一位朋友策划了一场叫“绘画是观念艺术家的通行证,观念是绘画艺术家的墓志铭”的虚拟展览。当时他用B站进行了直播导览。直播结束后,他的B站账号即遭到了永久封停。事发不久后B站发布一部叫《后浪》宣传片,大肆宣传其是后起之秀、精神物质丰满年轻人的平台。面对平台一边打压创作者,一边忽略现实美化社会的宣传,被封号的那位朋友愤愤不平的发了一条朋友圈:
我也对封号者和B站的所作所为生气。见证了疫情初期封号狂潮,面对平台权力的滥用我们只能憋闷气,在朋友圈里抱怨,十分无力。一直在想怎么让它们更可见有力一点,正好后来有机会去上海,就做了这次借言上访小行动。
*B站icon雕像
*不少路过这个地标的人都会拍或合影,刚贴完就有人拍了它
*手机内置地图帮我记录了贴的位置
贴了13个在附近的共享单车上;约40个在建筑设施、植物、地标上。 从打印裁剪到完成,一个下午就搞定。
*Bilibili总部大楼侧面,很多b站人员经过。贴纸在一个玻璃之间的结构上,旁边就是711。
哇所以后续有反馈嘛?(来自b站的、路人的..
哈哈,其实我贴的很慢,在外面呆久了感觉特别冷,然后晚上要赶着见一个朋友吃饭,所以做完就迅速逃跑了。 另外真的到处都是挂牌的b站打工人,找时机贴完也有点不好意思逗留,几乎没怎么记录🥲,下次试试。 不过,我贴的有些地方挺明显的,比如入口电线杆之类,一定会有人看到。 “从朋友圈出圈” 的目的肯定达到了。 具体反应我也不是很清楚,毕竟大家没在街上看过这种东西。
💰成本
到达地点的交通费+不干胶贴纸打印费。贴纸一张彩色A4大小一般不会超过5元。 我打印了两张A2没超过20元
📖指南
🔧材料:
- 对国内大互联网公司的不满
- 不干胶贴纸,很多打印店都可以打印,网上也可以打。(另空白的A4不干胶纸在不少文具店或网上都有卖, 家里有打印机的可以在家打印,一般放到普通A4纸的纸槽里就行。 )
- 去其公司总部附近的机会
北京 上海 四川省(成都) 广东省(深圳) 浙江省(杭州)都至少有一个互联网巨头, 如果你不喜欢它们,都可以一试。
🕵️准备过程:
- 写下你对封号审查平台的不满。新浪,微信,b站,豆瓣等等等..
- 将他们排版成小广告的尺寸,不会ps可以找打印店或amos帮忙
- 打印成不干胶纸贴纸,裁剪
- 推荐准备比较方便装小贴纸的裤子/衣服,工装裤就挺合适。
- 找到你想抗议的公司总部方位,在实施前去那里先实地勘察一下
💡注:
- 选择不干胶贴纸一方面较为便利好找,另一方面是它们不算是过于难清理的贴纸,不会为清洁者造成过多麻烦。若觉得有更好的选择请自行发挥: )
- 勘查时注意:哪里保安多,哪里人流量多,在哪里贴不容易立马就被发现等等。如b站公司总部下面是商业中心,有食堂,下班时间到处都是挂着牌子的在b站上班的工作人员。因此想保持过程的隐秘性推荐避开早晚高峰。
- 也不要过于敏感哦! 小心进局子。 抱怨抱怨,规模比较小比较可行。虽然好像比起大字报要弱很多 ,但是能够安全👷♀️并且留存的久,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。
- 胆小的朋友(我也胆小)贴一贴附近的共享单车其实也是一个好方法, 因为很多下班族都会骑,而且很多车上已经好多小广告了。
🚶现场:
能想到的合适的比喻就是模拟恐怖分子按炸弹的心理
- 放轻松,就像其他来参观大公司的游客,或者散步的人一样。发声有理,不该心虚:)。 也可以一边慢跑一边贴。
- 想贴的地方有时人很多,所以做好在这个区域多转悠一段时间的准备。也可以坐下来休息等一会儿,读会儿书。
- 根据勘查状况和现场见仁见智:
因为不打算正面交锋,后来到了下班时间很多人,很多时候需要灵活应用,在这里动用了挺多创意和表演脑筋的:比如总部大楼门口前垃圾桶, 总是有几个人在那里吸烟,直接走过去太明显了。当时我利用了手里的咖啡,把贴纸准备好压在杯子下,在垃圾桶旁喝了几口后,然后直接把杯子放在了垃圾桶上,完成了操作。
4.🤳贴完后如果方便可以拍一张,现在大多智能手机都有照片定位功能,拍完就可以拥有贴过地方的小地图。
👀延伸阅读:
Suazme Lacy 的实践与她的“新公共艺术”概念:
在Lacy1977年的实践《5月的三个星期》中,她到被记录在案的强奸犯罪发生的具体地点,在街头用红字记录了下来。这件事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引起了真正的社会变化。 网站: https://www.suzannelacy.com/performance-installation#/three-weeks-in-may/ “这种新型公共艺术历史的构建不是建立在材料,空间或艺术媒体的类型学基础上,而是建立在受众,关系,交流和政治意图的概念上。我的前提是,当前公共艺术的真正遗产来自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的艺术家的话语”(1995.p28)”-Lacy, Suzanne. Mapping the Terrain: New Public Genre Art. US: Bay Press, 1995.